張政緯
Joined: 05 Oct 2003
Posts: 6
Posted: Sun Oct 05, 2003 9:36 pm Post subject: 第一次向網路世界交作業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1895年盧米埃兄弟所發明的攝影機而言,拍攝的同時必須考慮到一個課題,就是拍攝帶即完成帶(攝影機亦是放影機),是不能剪輯的(也就沒有所謂的毛帶)。因為不能剪輯以及膠捲長度的限制,所以沒能有太多電影形式的變化;但也因此,拍攝者必須對拍攝內容推敲再推敲,因而雖然只是短短一分鐘、一個鏡頭,傳遞的訊息卻非常精鍊、完整。電影發展一百年後,四十位當代世界各地的導演,一樣使用盧米埃的攝影機去拍攝時,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:沒有了電影形式的武裝,一分鐘以及一個鏡頭內如何去完整、貼切表達一個想法。然而,還原到電影的原始根本,或許更能接近拍攝者的想法,以及被攝者的生活本質。其中,長期拍攝中國題材的張藝謀導演,選擇以中國萬里長城為環境背景,兩個著清朝旗服的男女在萬里長城上跳舞,突然張藝謀入鏡喊cut,男女快速變為現代裝扮,搖滾熱舞。我覺得這象徵了這一分鐘的鏡頭在中國萬里長城橫跨了一百年。當然,除了這個美學與哲學上的象徵外,亦紀錄下了清朝的服裝樣飾、當代的萬里長城、當代服裝、搖滾舞以及張藝謀自己的影像。因此,電影機器可以凍結時間流逝、延續視覺暫留的貢獻其實可以是非常大的。當三十年後還能看到自己年輕時的樣貌,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;除了這種驚奇外,能夠看到三十年前、甚至一百年前人們的生活方式,種種瑣細與情感,對於後人了解前人,又是多大的貢獻。所以,經過時間的沉澱,老電影都會變成重要的史料,老電影不會因為科技的持續發展而死亡,除非膠捲遺失。